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落幕,华龙讯达获二等奖

 

 
   2019年12月3日,中国杭州·余杭,前后筹划、进行多时的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刚刚降下帷幕,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参赛作品“基于CPS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产数字孪生应用”被大赛决赛评审团评为二等奖。

本届工业互联网大赛以“点亮智慧之光”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组委会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等单位承办,是目前国内首个覆盖网络、平台、安全等工业互联网三大体系的全国性赛事。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高兴夫共同启动赛事

政产学研通力协作 

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都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核心无疑就是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对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跃迁,意义重大。

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发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近年来,工信部编制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 《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全国落地。在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已从概念的普及进入实践的生根阶段,产业整体呈现百花齐放格局。

 在此背景下,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应运而生。大赛将贯通理念与实践、战略与落地,将是一次我国工业互联网当前应用实践水平的真实展现和检验,有助于推动各方合作,一是汇聚创新力量,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的创新活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自身能力;二是找准痛点问题,以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价值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三是激发人才活力,以新思维、新观念、新机制的激励机制推动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动态灵活配置,促进人才流动和知识分享,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

颁奖合影


评审顾问团


评审委员会包括由邬贺铨、张军、吴澄、李伯虎、倪光南、刘韵洁、李国杰、廖湘科、邬兴江、沈昌祥、余少华、杨小牛、何积丰、黄维等十余位院士组成的赛事评审顾问团队,及王洪、王勇智、屈力扬、宁振波、朱信忠、项天成、丁险峰、郑江滨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界人士组成的评审专家团。


打造科技前沿赛事


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吸引众多社会企业和团队的广泛参与,参赛人数达到5134人,参赛团队达到896支,提交方案数量1009个。更有阿里云、海尔、用友、树根互联、航天云网、浪潮云、华为、富士康、徐工、腾讯云计算(北京)等提供的技术支持,是当今中国工业互联网界走在科技前沿的、高水准、全国性的赛事。


华龙讯达团队“木星孪生体”参赛风采

华龙讯达已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默默耕耘了十多年,是工信部试点示范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公司,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备级、工厂级和产业级数字孪生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公司承接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该项目入选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2018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以及2018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公司入选中国工业互联网50佳,被推荐参加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参与制定国家两化融合、物联网和CPS标准;被工信部评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单位,入选第一批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是新能源装备、风电、核电、汽车、交通、医药、烟草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领跑者。


华龙讯达团队“木星孪生体”获奖留影


产品及应用优势


 “基于CPS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应用”这一参赛方案脱胎于华龙讯达潜心十多年打造的木星工业互联网平台,一个基于云的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和技术使能平台,以微服务方式提供数据采集、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工业数据建模分析、工业数字孪生、软件开发部署、工业数据资源共享等容器化的技术组件,为企业搭建数字化部署、运营、服务、安全的完整体系,形成一个打通OT与IT的新型生产工具和多方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华龙讯达针对我国离散行业车间、工厂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离散行业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等生产过程,突破数字孪生基础支撑技术、多时空尺度模型统一计算求解、现场自动化集成服务、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服务能力等关键技术,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于木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系统,形成产品设计与仿真、生产过程建模与控制、设备故障诊断与远程运维等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